•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园资讯
  • 安全管理
  • 党团工会
  • 部门信息
  • 教育科研
  • 文明创建
  • 教师频道
  • 学生园地
  • 图片中心
  • 阳光心苑
  • 教学诊断与改进
  •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2017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报

    来源: 发表时间: 2018年09月25日 编辑: 浏览次数:135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

    2017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报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

    O一七年十二月


    目录

    1.学校情况......................................................................... 1

    1.1 学校概况................................................................. 1

    1.2 学生情况................................................................. 2

    1.3 教师队伍................................................................. 2

    1.4 设施设备................................................................. 3

    2.学生发展......................................................................... 3

    2.1 学生素质................................................................. 3

    2.2 在校体验................................................................. 4

    2.3 资助情况................................................................. 4

    2.4 就业质量................................................................. 4

    2.5职业发展.................................................................. 5

    3.质量保障措施................................................................... 5

    3.1 专业动态调整........................................................... 5

    3.2 教育教学改革........................................................... 6

    3.3 教师培养培训........................................................... 9

    3.4 规范管理情况......................................................... 11

    3.5 德育工作情况......................................................... 15

    3.6 党建情况............................................................... 19

    4.校企合作........................................................................ 20

    4.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20

    4.2 学生实习情况......................................................... 21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22

    5.社会贡献........................................................................ 22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2

    5.2 社会服务............................................................... 23

    5.3 对口支援............................................................... 23

    6.举办者履责.................................................................... 24

    6.1 经费...................................................................... 24

    6.2 政策措施............................................................... 24

    7.特色创新........................................................................ 25

    7.1 学生当教官  德育新亮点........................................ 25

    7.2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28

    8.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31

    8.1 落实好项目建设,为教学质量提升夯实基础............. 31

    8.2 多措并举,搭建平台,切实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32


    1.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是2013年经济源市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由原济源市职业教育中心、三职高、四职高、旅游学校和工业学校整合而成。学校位于济源职业教育园区,占地面积300余亩,建筑面积12余万平方米。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目前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建筑工程施工、会计电算化、旅游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工艺美术、学前教育、音乐等专业。其中数控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是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专业,会计电算化、学前教育是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学校在“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引领下,坚持“德塑人生,技行天下”的办学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和升学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培养模式、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切实加强硬软件建设,努力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能力,着力培育品德优秀、素质良好、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本地经济发展,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重视与支持。

    2005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职业学校;2015年学校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6年被河南省教育厅、人社厅、财政厅确定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2014年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2017年学校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强校和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先进单位。

    1.2 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籍学生2982人,其中男生1956人,女生1026人,男女生比为1.91:1,较2016年在校生人数3265人少283人。2017年招生983人,与2016年同比少招生272人。2017年毕业生886人,与2016年同比增加168人。巩固率为88.3%,相比上一年降低3.7%2017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人,再就业培训240人。

    1.3 教师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10人,兼职教师15人。专任教师274人,本科以上学历291人,占比93.9%,研究生学历11人,占比3.55%,“双师型”教师158人,占比51%,高级教师87人,占比28.1%。生师比9.62:1。目前学校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3人,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专家2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名师1人,学科带头人12人,骨干教师35人。省、市级名师工作室各1个。

    1.4 设施设备

    学校有实训楼2个,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2个实训基地,省财政扶持建设数字化校园网、现代制造业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共建3个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目前学校拥有各类专业实训车间(实训室)98个。2017年教学设施设备总值4150万元,较2016年增长829万元。实训实习工位2480个,增长实习工位200个,生均工位0.83个。纸质图书8.5万册,生均28.5册。电子图书25万册。

    2.学生发展

    2.1 学生素质

    学校秉承“德塑人生,技行天下”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提升学生就业和服务社会能力,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

    2017年,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中华文化传统大赛和“文明风采”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学生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32个。在省中华文化传统大赛中学生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8个。在“文明风采”竞赛中,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3个,学校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省级一等奖5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1.

    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100%,专业技能合格率98.5%,体质测评合格率90%。除因病、受纪律处分及家庭原因退学学生,其余在校生毕业率为100%

    2.2 在校体验

    对在校生教育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校体验较好,其中理论学习满意度为93%,专业学习满意度为94%,实习实训课程满意度为90%,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为88%,生活满意度为90%,校园安全满意度为98%,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为94.5%

    2.3 资助情况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严格执行免学费和助学金制度,积极宣传各项资助政策,每学年对困难学生情况开展调查,按照学校有关助学制度对学生进行资助和免学费。

    2017年共资助学生915人次,资助金额91.18万元,较2016年分别增加49人次,4.62万元。其中春学段资助485人,资助金额48.38万元。秋学段资助430人,资助金额42.8万元。

    学校学生全部享受免学费政策,受益面达100%2016年中职学生免学费466.94万元,2017年中职学生免学费452.515万元,较2016年减少3.09%

    2.4 就业质量

    2017年毕业生886人中,直接就业534人,占60.3%,升入高等教育349人,占39.4%,学生就业率达97.7%,对口就业率达71%,初次就业起薪平均为2200元。

    2.5职业发展

    学校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努力架设展示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促进中高职有效衔接,着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人生梦想。各专业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培训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理论学习体系,又包含校内外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在内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做好学生实习工作,并注重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017年对口高考升学率达39.4%,有18人录取到本科院校。直接就业的毕业生活跃在地方经济的各个层面,这些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胜任自身岗位需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企业担任重要岗位。

    3.质量保障措施

    3.1 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依据市场导向、优化布局、项目引领原则,建立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探索中高职有机衔接、融合贯通、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专业结构体系,实现重点专业对现代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新兴产业、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全覆盖。

    学校办学以来,依托地方经济发展,开展教育教学改革。2014年根据企业调研需求,增设电子商务专业,2015年与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开办学前教育专业,2016年起将市场营销专业并入电子商务专业。为学习国际先进办学经验,2014年、2016年在省教育厅指导下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中德)、汽车机电(中德)国际合作班。

    3.2 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强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针对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研究,鼓励支持各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教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3.2.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重视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围绕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方面进行探索,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在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习实训环节的评价考核,形成了工学结合、以工促学、工学相长的人才培养特色。

    3.2.2 重构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专业特色,围绕工作过程和工艺流程,结合职业教育需求,按照“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指导思想,重构课程体系。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实现课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构建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排列与组合,分解典型工作任务,以设备、任务、项目、案例等具体形式来实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使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等学习活动获得职业能力,结合“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构建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体、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以职业基本技能、核心技能、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突出实践教学。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深入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整合职业行动能力,凝练典型工作任务,创建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学习情境。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标准,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力度,使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不断加大。财会电算化和学前教育2个专业及骨干专业技能课程学时占全部学时的2/3,其中顶岗实习累计学时1学年。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参与济源市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项目,联合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开展中高、中本衔接研究与实验,构建中高职、中本衔接课程体系,共享师资团队、设施设备、教学成果等资源,拓宽人才成长途径和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路径,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机衔接。

    3.2.3 改革教学模式

    学校成立了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并制定了教学评价考核方案。在核心专业技能课中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将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融“教、学、做”为一体,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融于工作过程、工作岗位的环境中,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知行统一。

    3.2.4 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制度

    为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管理,规范课程平时成绩的考核与管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制定了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办法。在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通过对课堂考勤、上课表现、课后作业的考核,突出了引导学生树立“德塑人生、技行天下”的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3.2.5 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

    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学校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改革,制定了具体的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遴选了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2个专业分别与济源市新天健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欧洲新概念名车维修保养基地2个企业对接,试点现代学徒制。学校2个专业和合作企业联合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和评价考核制度,并积极筹备编写相关教材。为了更好地探索现代学徒制,学校组织教师承担了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与研究》、《中等职业学校“三位一体”学生评价模式的研究》,开展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项课题已于2017年结题。

        目前2家合作公司面对师生全面开放工位,每年可提供13名师傅上岗授课,2017年有113名学生参加了学徒制培养,300多名学生开始实习,3名教师在企业实践。在此基础之上,学校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广泛开展校企融合、产教结合的探索。通过企业师傅到校授课、学生到企业生产实践的方式,深化校企合作。

    3.3 教师培养培训

    3.3.1 培训措施

    学校注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学校每年都预算出专项资金用于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在培养培训方式与途径上,根据“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采取外出培训学习、参加企业实践、校本研修、岗位专题研修、邀请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在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中,既重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也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既重视赞扬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交流,以提高骨干教师的眼界和知识面,也重视邀请专家到校进行专项培训;既重视赞扬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骨干培训,也重视赞扬骨干教师积极参加企业实践;既重视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又重视班主任管理团队的培训。

    3.3.2 培训内容及人次

    2017年共有237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具体培训情况如下:

    聂小要老师参加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国外师资培训项目赴芬兰培训。

    23位学校领导参加了在延安干部培训学院举行的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培训。

    52名教师在国家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举办的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79名教师参加2017年度河南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32名专业教师参加河南省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

    27名教师参加国家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举行的骨干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培训。

    6名班主任参加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

    邀请专家到校举办讲座,听讲教师达600余人次。

    3.3.3 培养培训成效

    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卓有成效。一是形成了一批名师团队。目前学校有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名师工作室1个,河南省师德标兵1名,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3名,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专家2名,省级骨干教师3名,省级市级名师1人。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市级学科带头人12名,骨干教师35人。2017年教师中有市级优秀教师2人,师德先进个人4人,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1人。二是涌现了许多教育教学成果。在省市职业学校优质课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市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2017年学校教师新申报立项课题12项,省级9项,市级3项,其中省级重点课题1项,市级重点课题2项。2017年课题结项11项,省级7项,市级4项。获得省级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省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1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7篇。获得市级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32项,二等奖47项,

    3.4 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各部门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管理架构。通过推进学校安全管理“一岗双责”,进一步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共同抓的良好局面,实现学校安全管理“无盲点、无空白、全覆盖、全参与”的目标。2017年,学校完善修订了“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教职工例会制度”、“学生公寓管理细则”等制度。

    3.4.1 安全管理

    学校成立济源职业技术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消防工作领导小组、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突发事件长效应急机构等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完善《济源职业技术学校各岗位“一岗双责”制安全工作职责》、《济源职业技术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济源职业技术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济源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实习实训安全管理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配备安保人员12人,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定时对校园公共区域进行巡查。学校定期举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和培训,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不定期进行安全抽查,督促落实隐患排查整改到位。

    3.4.2 教学管理

    由教学管理处牵头落实,系部层级管理,构建有序教学管理环境,通过实施行政巡堂,推门听课等措施,不断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严格按照教育厅制定的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科学分配教学任务,开足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按照国家规定程序选用统编教材,充分利用优质数字化资源。严格遵守教育部制定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并为学生办理顶岗实习责任险,实习场所、时间、待遇符合国家要求。

    3.4.3 学生管理

    由学生管理处和团委牵头实施学生管理,系部主任配合,班主任监督,打造“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探讨“活动育人”模式,探索实行学生教官制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推进学生自主管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3.4.4财务管理

    由学校财务处落实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严格执行报批、多级审批、财务公开等制度。认真做好年度财务预算,依法组织收入,严格管控开支,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调控机制,每年向教职工公开财务报告。

    3.4.5后勤服务

    学校制定有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校产管理及固定资产管理,建立资产及工作台账。严格执行国家物资采购规定,招标投票工作公开透明。搞好后勤维修、宿管、食堂、校园环境卫生等工作,实施专人负责制。

    3.4.6 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设立教育科研室,由专人负责,主管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教师培养培训、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制定了《济源职业技术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规划》、《济源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汇报制度》、《济源职业技术学校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济源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来规范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和教师培养培训工作。

    学校注重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一方面注重对现有管理队伍的培养培训,另一方面注重管理队伍后备力量的培养。每年不定期举行管理经验交流会、外派参观学习,提升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管理效率教学,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3.4.7 管理信息化水平

    学校重视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坚持把提升信息化能力作为引领和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加大资金投入,有力、有序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2015年学校成为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试点学校,2017年,学校新成立了信息中心,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工作。2017年,学校承担了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预算总投资550万元。2个项目建成后,必将大大提升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3.5 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按照“全员育人”的理念来构建德育管理机制,突出全体教职工的德育职责,积极发挥德育课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家长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资源共享,增加德育实效。

    3.5.1 德育课实施

    一是足额配备德育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承担全校德育公共课、心理健康课教学教育工作。二是开足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设计》、《职业道德》、《就业指导》、《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完整,教学效果良好。三是设置了心理咨询室,每天安排老师值班,接受同学们咨询,缓解了学生各方面的压力,共建和谐校园。四是开展安全与法制教育。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各种集会,以及教室的广播系统、宣传橱窗、校园网等工具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共建机制以及聘请法制副校长,举办各种专题教育讲座,以各种生动案例开展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年来未曾出现学生安全事故和违法现象。

    3.5.2 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一是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树立校园精神。

    良好的校园精神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作用,确立了“德塑人生,技行天下”的校训、“民主、和谐、务实、创新”的校风、“博爱、奉献、严谨、善导”的教风、“励志、守则、勤奋、自主”的学风。通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心理环境,激励鞭策师生健康成长。二是充分利用已有文化设施,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广播、橱窗、电子屏、黑板报、标语宣传媒体的功能作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开展各种主题文化活动,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如“安全教育周”、“心理健康教育周”等;坚持每周一升旗制度、每天晨会制度,并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团队会、班会、课堂、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举办知识竞赛,朗诵、演讲比赛,职教好声音,“身边的好人”征文比赛、画展、手抄报设计、元旦文艺汇演等活动,全面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使广大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在娱乐和轻松中成长。三是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努力建设高雅校园环境。学校德育常规设施完善,有符合规格的升旗设施和广播设备,《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已进入每一个教室。四是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以文明单位创建为主导,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3.5.3 文明风采活动

    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把组织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为一项常规活动来抓,将竞赛和教学相结合,将竞赛和育人相结合,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上了一个台阶。通过严密组织,精心策划的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展示了学生的风采,对丰富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2017年“文明风采”竞赛中,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3个,学校获全国优秀组织奖。省级一等奖5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1个。

    3.5.4 社团活动

    学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入到各项社团活动之中,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技能竞赛、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目前学校成立了街舞、书法、演讲、模特、志愿者服务、手工等20余个社团,并打造出了街舞、模特、志愿者服务等一批精品社团。以社团为依托,每年举行职教好声音、篮球联赛、青春诗会、演讲比赛、拓展训练及军训、合唱比赛和元旦晚会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同时社团成员还积极参加“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和中华传统文化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3.5.5 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及活动

    学校注重建设团组织和学生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团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完善“团委—团总支—团支部”的管理体系,强化组织领导,配备好各团支部的干部队伍。二是加强团干部的培训,做到隔周一次团干部会,一月一次支部团员会,使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发挥榜样作用,使团的工作落实到实处。三是强化团员的管理和各支部的评比制度,充分激发各支部自我管理、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能力。对学生会进行了重大整改,机构进行了整编。设置五个部。通过公开、公正以及民主加集中的原则,进行了各部门负责人的竞选招聘大会,大胆选拔了一批优秀干部。

    校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主要有:升国旗、奏唱国歌仪式;组织开展以“我的青春我的团”为主题的2017年青春诗会和2016年团学工作表彰大会、五四青年节手抄报比赛、高三十八岁****宣誓仪式;“国庆节和推普周”开展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经典诵读比赛、手抄报和黑板报比赛以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重阳节”开展“九九重阳,心系老人”为主题的敬老系列活动;“教师节”开展了“浓浓尊师意,款款爱生情”手抄报和黑板报比赛活动、“感恩老师”国旗下演讲以及主题班会;开展“喜迎十九大,阳光下成长”手抄报大赛、黑板报比赛、十九大知识竞答、十九大精神征文、十九大精神宣传、“青春共话十九大”团干培训会和主题团会等系列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

    3.6 党建情况

    学校党总支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党建水平。目前我校拥有党员教师97名,分为行管、技能联合和实验高中三个支部。我校党总支按照上级安排积极开展各项活动:2月份开展全校党员公开承诺主题月活动;4月份组织党政干部到延安干部培训学院进行集中培训;从5月份开始动员部署“学树促”活动,6月初,学校党总支制定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暨“学树促”活动实施方案,举办了5次集中学习和五次集中讨论,召开了1次以案促改组织生活会;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全市诚信建设制度化,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根据局机关党委的要求,学校党总支69日举办了“诚信让济源更出彩”演讲比赛,有两人参加市级演讲比赛并获二等奖;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七一来临之际,学校党员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学校师生服务愚公移山精神诵读活动,党员志愿者沿途承担维持秩序、文明交通安全护导、现场卫生清洁。617日—29日党员干部走上街头开展“文明出行劝导志愿者活动”;619日组织党员教师参观愚公精神纪念馆,学习和弘扬愚公移山精神;11月制定党总支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月活动实施方案,开展百日“主题党日”活动时间,在全体党员干部、教师中开展“读写报告百日活动”,坚持学原文、悟原理。党总支部围绕学习十九大精神这一主题,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主题征文、重温入党誓词和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党员干部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校企合作

    4.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加大力度与合作企业深度融合、资源共享、利益共享,使得培养的人才综合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学校积极探索 “厂中校” 、“校中厂”的合作办学模式,建设由学校在校区提供场地厂房,济源新天健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济源瑞兴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提供设备的“校中厂”。建设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场地的“厂中校”。理论教学主要由学校教师负责,实践教学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学生“边学边做、学工交替”,开创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厂中校” “校中厂”。通过创办“厂中校” “校中厂”,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岗位需求,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职业经验的获取,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实现学生实训、就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这种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使企业由此得到了自己急需的人才,学校也解决了相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学生提前实现了预就业,真正达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的目的。

    学校还与老A电商、济源世纪酒店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建设相关专业。采取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合作办法,让学生、教师深入到企业开展各类实习实训和生产服务工作,让企业专家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4.2 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认真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文件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学生实习的相关文件规定,制定学校实习就业管理制度,强化领导,确保落实。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积极稳妥地安排实习生到企业参加企业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成立学生实习实训领导机构,认真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学校顶岗实习由实习实训处具体管理,完善了《学生企业实践管理制度》、《学生企业实践管理实施细则》、《学生企业实践安全制度》等制度。每学期,实习实训处对实习学生开展调研,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工作。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安全等教育,实习期间,由实习实训处、教学部、班主任、带队教师和企业人事部人员组成管理小组,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各种管理、服务。一方面,学校能及时为实习学生解决生活和实习中的困难,让他们能在企业安心实习;另一方面,学校能与企业深入交流,听取企业对学生、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为学生管理和专业建设服务。2017212日组织50名学生到江苏常熟观致汽车有限公司实习,侯壮志老师全程跟踪服务;8月组织209名学生到奇瑞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孔拥军校长亲自带队,教学部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等7名教师全程跟踪服务。做到使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用人单位称心,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主动融入职教大环境,充分发挥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的优势,联合兄弟学校和行业企业,结合本地行业的特点和优势,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学校是济源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并在其领导下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利用集团搭建的院校合作、校企合作、就业信息、职业研究、技术培训和交流合作平台,共享各种优质资源,促进产教融合,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提高培训成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实现了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和集团内的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应用学院开展“3+2”“3+4”中高、中本衔接研究,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5.社会贡献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明显提高。

    2017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7%,毕业生双证率100%,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8%,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800余人,为济源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一点儿贡献。

    2017年学生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取得省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32个,市级一等奖38个,二等奖82个,三等奖80个。

    5.2 社会服务

    学校认真践行“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3月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学雷锋.送关爱”关注留守儿童活动。组织青年教师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3.12我为城市添绿色志愿服务活动和美化社区及校园周边志愿服务活动。端午节前夕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帮助老人保洁卫生,表演节目,陪老人过节。5月组织500余名师生参加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宣传,在城市人流集中地段进行技能展示和职教咨询。20176月和10月学校先后承办了济源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赛。6月,党员干部走上街头开展“文明出行劝导志愿者活动”;10月份组织350余名师生参加2017年“河南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

    学校积极承办各项社会培训任务。2017年学校与市工会联合开展了再就业培训,自4月份至11月份,共开展再就业培训8个班次,240人。10月底至12月中旬与农业局结合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

    5.3 对口支援

    学校重视扶贫帮扶工作,和王屋庭芳小学结成对口帮扶单位。组织全体师生“献爱心.送温暖”捐款捐物,六一节期间学校志愿者到王屋庭芳小学看望山区留守儿童。

    6.举办者履责

    6.1 经费

    6.1.1 经费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免学费政策,所有一、二、三年级在校生全部免学费。学校切实履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职责,将经费全部用于学校办学,促进了学校的健康发展。2017年,学校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根据学校2016年部门预算,济源市财政足额拨付各项经费,为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017年生均经费64.4万元,较2016生均经费72万元下降10.56%2017年中职学生免学费收入410.75万元,较2016年中职学生免学费收入466.94万元下降12.03%

    6.1.2项目投入

    2016年上级下达我校建设项目资金459万元。2017年上级下达我校建设项目资金774万元,包括2017年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资金400万元和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制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资金374万元,较2016年增加68.7%

    6.2 政策措施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认真落实主管部门学校管理政策文件,依据学校办学实际,出台各类执行文件,推进政策的落地实施。学校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对接济源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专业结构调整、招生政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自主探索,充分落实办学自主权。

    在落实教师编制方面,市编委核定编制280人,现有教职工310人,但一些相关专业教师岗位严重缺编。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根据《济源职业技术学校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聘请了兼职教师15人。

    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政策和制度方面,学校一是科学制定相关政策。如《济源职业技术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济源职业技术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济源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二是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提供专业培训机会,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7.特色创新

    7.1学生当教官  德育新亮点

    学生当教官,是济源职业技术学校首创的军事化管理模式,对探索学校新时期的国防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通过“学生教官”这一制度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的新亮点、新品牌。

    选拔和培训优秀学生担任新生军训教官是济源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补充,同时,“学生教官”制度秉承“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对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制度可以和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把以前保姆式教育改变为准军事化管理模式,让每一位前来求学的学子获得更大的进步,为企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7.1.1 “学生教官”制度实施概况

    为了加强学校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新学期新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济源职业技术学校于20175月制定并实行了学生教官选拔及管理制度,为学校培养一支军事技能过硬、政治思想进步、组织纪律严明、专业技能优秀的学生骨干队伍,截止目前拥有高二年级学生教官45人,高一年级学生教官42人,配备高一班级辅导员23人。

    7.1.2“学生教官”制度实施过程

    学生管理处是学生教官培养的直接管理者和实施者。学生工作处安排专人负责学生教官队伍的管理。负责人应结合培训特点和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开展学生教官队伍的思想教育、队伍管理、制度制定、计划执行、沟通协调工作,发挥学生教官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良好的作风和品质。

    1)选拔程序

    学生所在班级报名—班主任审核—班主任推荐并报学生处—学生处通知学生进行面试—体能测试—测试合格发教官申请表—确定教官资格—军事理论培训—军事技能训练及教学法培训—军事技能及军事理论考核—合格学生参加集训—担任新生军训教官。

    按照学生军训教官条件,采取个人报名、班主任推荐方式,班主任在推荐人选时,除要求其符合新生军训教官条件外,还应充分考虑其是否具备日后作为辅导员的能力。

    2)培训计划

    要按照课程教学的标准和模式,开展四会教学法的讲解、示范、解惑和实操。制定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通俗化的教学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过程、有考核的教学过程。最终要求学生教官能够熟练掌握四会教学法的要领,能够熟练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解决在军训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军事理论学习:所有确定为学生军训队预选教官的学生,必须要参加《军事理论知识与军事训练》课程的学习,每名学生牢记并讲解每一个动作要领,时间为一周,成绩必须达到良好以上。

    军事技能训练:由学生处培训学生教官,主要培训项目为单兵队列动作、教学演示、指挥口令及平时养成等。

    集中训练重点为队列练习、体能训练和教学法培训。队列训练使其能迅速、准确、协调一致地做好每一个动作。队列指挥训练使其能正确、及时、完整地进行指挥。内务卫生整理使其能快速、利索、井然地整理好内务。

    3)培训时间

    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技能训练时间:学生处于20175月开始,周一至周五每天利用课余时间集中组织学生教官进行军事理论和队列队形训练,晚上利用一个小时进行夜间训练。9月份新生开学前,学生教官提前报到,并集中开展30天左右的技能强化集训。

    5)学校管理

    学生工作处是学生教官培养的直接管理者和实施者。学生工作处安排专人负责学生教官队伍的管理。负责人应结合培训特点和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开展学生教官队伍的思想教育、队伍管理、制度制定、计划执行、沟通协调工作,发挥学生教官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良好的作风和品质。

    7.1.3“学生教官”制度实施成效

    “学生教官”制度的设立,对学校的教育工作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明确“学生教官”的职责,使学生们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通过参加集中训练,努力以过硬的专业素质、科学的训练方法,在保质保量完成军训任务的同时,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充分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而增强组织纪律性。

    “学生教官”制度试点实行以来,已培养学生教官90余名,累计军训学生人数达1000余人,为学校的会议、演出、运动会等活动提供志愿服务,评选产生优秀班级辅导员23名,能较好的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各项事务,学生教官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7.2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7.2.1 名师工作室成立背景

    张士才,济源职业技术学校机电工程部主任,数控技术技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专家,济源市优秀教师。辅导学生参加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多次荣获一、二等奖,本人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2016年被评为济源市名师,同年成立张士才名师工作室。2017年被认定为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张士才工作室。

    7.2.2 名师工作室工作目标

    工作室本着“聚焦教改,立足课堂,以教研为抓手,全方位提升成员专业能力”的基本思路与目标,依据“研究、提升、培育、创新”的工作理念,通过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动、辐射、引领作用,将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数控技术专业骨干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成果培育、思想交流、资源整合的平台;以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整合资源、高端引领、整体提升,培养更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数控技术专业师资队伍,推动数控技术专业更快更好发展。

    7.2.3 名师工作室工作开展

    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建章立制,保证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为确保名师工作室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调动成员积极性,发挥每位成员的特长,工作室制定出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同时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工作室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行事历,要求每位成员按照工作室的要求和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实行自学、集中学习、网上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二是创设多种渠道,为成员搭建成长平台。(1)利用工作室为成员提供培训的平台。开设通识类课程,内容包括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执教能力、信息化建设等,讲课专家既有名师,也有职教大家,还有行业专家,通过专题讲座,使其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对职业的理解得到升华,对信息技术的把握得到巩固,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得到认同。(2)利用工作室进行课堂研究,为成员提升专业教学法研讨平台。工作室积极与市职成教研室、市师训科合作,组织成员开展市级、校级公开课,由市教研员及相关专家进行评课。工作室从教案撰写、教学设计、说课及教学反思等方面全方位进行辅导,吸纳专家点评意见,在学习中实践,在提高中反思。(3)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为成员开阔视野创造条件。鉴于几名成员均缺少企业工作经验,工作室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传经送宝,组织成员赴企业参观、实践,学习数控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动态,专家讲座和专业学习,成员对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动态、新技术、新理念有了更为明晰的理解。(4)营造科研氛围,提升科研能力。为提高成员的教科研水平和能力,积极督促和引导成员申报或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室以任务为导向,组织编写校本教材。目前所有成员均主持或参与了课题研究。三是过程监督与结果考核并重,提升工作成效。名师工作室成立伊始,就建立了微信群、QQ群和博客,在上面交流工作上的困惑、学习中的心得,让网络成为工作沟通、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通过这些平台,解决了工作、学习、专业上的困惑,在专业上共同提高。

    7.2.4 名师工作室成效显著

    工作室成立2年来,各位成员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对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有了更系统的理解,献身职教的理想更为坚定。2年来,工作室成员编写出版教材1本,开设公开课10节,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6项。成员中出现河南省职业教学名师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3人。

    7.2.5 名师工作室启迪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培养骨干,以点带面;学科建设,专业提升;教学研究,引领成长;智慧沙龙,彰显特色;分享成果,促进发展”的平台,是职业学校师资培养的有益形式。

    8.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虽然在2017年学校教育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为学校的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和内涵提升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要改进:

    8.1 落实好项目建设,为教学质量提升夯实基础

    近年来,虽然随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建设的进行,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实习实训设备设施得到了长足改善,但仍然不能满足学校日益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各种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学质量提升夯实基础。

    一是要做好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通过建设数字化校园,切实提升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和教师信息化运用能力,为教育教学改革保驾护航。二是建设好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制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机电专业实习实训条件,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8.2 多措并举,搭建平台,切实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的师资队伍还不够强大,骨干教师队伍还很薄弱,双师型教师比例还不高,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为切实强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希望能够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学校要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多措并举,搭建平台,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健全培养机制,依托名师工作室,创建一批名师引领、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创新型教师团队。

    二是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高度重视专业教师专业技能培养,采取送到企业实践,送出参加培养等途径,确保其到企业实践的时间和经费,促进专业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引领学校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三是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采取压担子,多锻炼,多关怀,多引导,定导师,多督促,多反馈的方法,促使每一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早日站稳讲台。

     
    分类 : 质量年报
  • 地址:河南省济源市黄河大道与东环路交叉口 邮编:459000 联系电话:0391-8320518 Email:jyzzbgs@163.com
  • Copyright © 2013-2015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1022418号-1

  • 微信扫一扫

    微博关注